|
可能是HomeKit的最佳搭配——基于HomePod的智能家居完全体验(附搭建过程)
写在前面
首先要感谢众测君以及两位中选后放弃的值友,让我参与到了HomePod的众测。同时作为目前站内智能家居原创数量最多的作者,相信大家也没多大兴趣看我在这给大家说“轰趴”的音质怎么好,拾音灵敏度如何强。但是要我炒冷饭的去跟大家说如何用树莓派搭建Home assitant啥的,我着实觉得也是在浪费时间,毕竟站内已有多位值友就此撰写了原创,而此次众测的规则又与一般众测有所不同,作为佛系值友,所以在这也不跟其他大神去抢什么热度了。主要还是希望能给对homepod感兴趣,想把homepod作为只能家庭中枢使用的值友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帮助。所以我的文章主要内容将会是如何更无脑的使用homebridge,对,没有Home Assitant,也没有Domoticz,只有homebridge接入homekit,不需要去搞Home Assitant那恼人的YAML配置,也不会遇到Domoticz自己乱开乱关灯的问题。并且所有配置均在WEB界面进行,就是这么简单,全程无坑。本文中示例的设备除了小米智能家居相关设备外(据Aqara绿米声称年底其旗下的所有产品将全线支持Homekit,楼主猜测应该是会单独发售一个Homekit授权的网关产品),还有本人一直在使用的ESP8266模块等。
因为Homepod目前仅在美国、澳大利亚、以及英国发售,所以目前其只支持英语。但是相对最早的需要美区账号才能激活或是美区apple music才能串流来说,目前国区的账号和apple music已经能正常激活和播放音乐了。至于何时才能真正支持中文或在中国区发售,目前尚无一切消息。但是介于Siri对中文的支持程度来看,Homepod入华应该是板上钉钉的,而不像Amazon Echo或者Google Home那样遥遥无期。闲话少说,下面我们开始正文内容。
因为这次的众测规则与以往不同,楼主是第二轮拿到机器的人,所以开箱这事已经被我的上家@善生的善生 大神以及成都剁剁主@leftsky 都做过了,所以这里就简短的来个外观展示:
HomePod的包装延续了家族设计,整体为白色,然后在3个面上展示了产品的侧面和顶面图。打开包装后,固定HomePod主体的内包装依旧为纸质。
机器的整体非常简洁,四周环绕材质为织网材质,虽然看起来是整体,但是仔细看仍然看的出拼接痕迹(图片中HomePod主体大约8点位置),顶部则是非常简洁的玻璃面板,未通电和普通待机时为全黑,使用时会显示音量调节按钮,唤醒时顶部中央的LED显示屏还会显示动态效果。由于顶部面板是有一定弧度的,并且日常也很少会有触碰需求,所以对于贴膜强迫症的建议是,完全没有必要去给HomePod贴膜了。
机器的电源线为不可拆卸式(当然可以大力出奇迹,但是由于此次众测的规则,所以楼主为了钱包着想,就不去尝试了)插头为二级,没有接地,电源线同为编织护套与音箱主体设计语言相符,这也是整个HomePod中唯一一个坏了可以维修的部件,维修费用为29美金,而如果音箱主体有损坏需要付费维修的话,费用统一为279美元,当然,付了这么昂贵的苹果会直接给你台全新的HomePod。毕竟这是一款ifitxit评分为0的产品(不可维修)。
音箱的底部为硅胶材质,可以更稳定的放置在各种桌面,并且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,但是如果是要将其放在未油漆的实木桌面的话,那就要非常当心了,因为硅胶材质会有硅油渗漏的风险,会在实木桌面留下印记:
图片:Jon Chase(Wirecutter)
虽然苹果声称印记会自行消除,但仍然不建议大家将HomePod放置在实木表面上。
虽然HomePod在网上看的时候都非常巨大,但实际上其体积是非常小的,也就比Amazon Echo胖上那么一些(可能是有比较多的一些)。
从上文可以看出,HomePod除了一根不可拆卸的电源线以外,机身并没有像Amazon Echo那样预留任何的AUX OUT或者其他的IO接口,可以说是对其音质相当的自信。
按照官网给出的结构图,HomePod一共使用了7个高音单元+1个大冲程的低音单元。这个配置在在售的智能音箱中已经差不多是顶配了。至于音质如何,还是下文再说。而在智能方面,除了同类产品普遍使用的6麦克风阵列外,苹果使用了自家的A8双核芯片作为主芯片,虽然这块芯片原先是搭载在远古时期的的iphone6上面的,但是被用在智能音箱上还是绰绰有余的。外加1GB RAM和16GB的FLASH搭配,可以说是目前市售智能音箱的顶配产品了。虽然光看配置可能觉得Homepod有些超配的感觉,但实际上,高性能SOC外加大内存的优势会在之后的测试中表现的非常优异。
HomePod的配置也非常的简单,因为我拿到的是二次开箱的产品,所以首先要对HomePod进行重置,HomePod的重置方法为将HomePod断电5秒后重新接上电源,然后长按屏幕中央的触控区域,HomePod的屏幕会有红圈开始旋转,之后听到嘟嘟嘟三声之后,就可以松开手指,等待HomePod进行重置操作,重置完成后会有音效提醒重置完成,此时就可以在iPhone或iPad上看到发现的HomePod设备:
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zU5ODY2ODgzNg==.html
而后,只要跟着屏幕提示一步步走就OK了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Homepod的配置与连接需要iPhone 5s 之后机型, iPad Pro, iPad (5代以上), iPad Air 或以上, iPad mini 2 或以上, 或者iPod touch (6代)并且系统版本要求iOS 11.2.5 以上,而WIFI则支持2.4G和5G双频。因为楼主已经转投安卓阵营,6S传给老母亲用了。而HomePod需要将Siri设置成英语,所以这里就用了ipad Air来进行搭配评测:
而在设置完成后,在家庭应用中,就可以在对应设置的区域就可以找到HomePod:
点开之后,可以看到HomePod的界面上只有闹钟和详细信息两个选项:
闹钟界面其实和IOS上的一致,可以查阅Homepod上当前设定的闹钟,或者对其进行编辑,或者删除添加。
而详细信息里面可以对HomePod进行更多的设置,除了在家庭APP中可以设置HomePod外,在家庭设置,以及系统设置内,均有HomePod的相关设置,例如在使用HomePod的提醒功能时,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授权,而在连接了HomePod之后,HomePod将会取代HomeKit中原有的中枢设备:
其中待机设备的意思是,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,待机设备就会自动替代主设备成为家庭中枢。当只要捕捉到唤醒词Hey Siri的话,HomePod顶部的LED屏幕就会展示动态效果,表示已被唤醒:
当然,很多人都以为HomePod顶部的这块屏幕是OLED的,但根据ifixit的拆解,实际上这块屏幕是由20颗RGB LED组成:
也就是别家的智能音箱通常是用LED围一个圈,而HomePod则是组了一个实心圆。
除了通过Hey Siri对HomePod进行语音唤醒外,HomePod同时也支持触控操作:
这个稍作了解就好,因为实际使用中会使用触控操作的频率非常非常低……
而对于语音唤醒来说,与其他同类的6阵列麦克风的智能音箱相同,在安静的时候效果是非常好的,甚至可以做到跨房间唤醒,但是如果周边有其他音源的话,唤醒效果就会急剧下降,不过作为智能音箱原有的定位来说,本来就是应该每个房间放上一个,而不是一个管全家。
依稀记得也是去年的这个光景,楼主购入了第一台智能音箱——Amazon Echo Dot,或者其音质差到完全谈不上是一个音箱,只是一个语音助手。而国内智能音箱几乎没有任何的市场,虽然已有了讯飞京东的叮咚,若琪,但这两个产品的售价并不亲民,一个卖799,一个卖1299。而在这一年不到的光景里,49元的叮咚,99元的天猫精灵以及至今还要靠抢的299元的小米小爱,将整个智能音箱的市场炒的火热。但是,就从本站原创区的晒单和评论来看,除了“小爱同学”屡被提及外,其余的几个品牌型号似乎也就是曾经热过罢了……,而智能音箱也被大家称为了“智障音箱”。所以我们先要搞清楚,智能音箱究竟能做啥?
智能音箱能做些什么?
要了解我们为什么需要一台智能音箱,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智能音箱都能做些啥?通常而言,智能音箱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:
而大家又都在用智能音箱在做些啥呢?
这张表显示的是2018年3月调查的861名智能音箱用户平时都在用智能音箱做些啥,可以看到,问询天气,听歌,闹钟提醒都是最主要的应用,而楼主看中的智能家居控制啥的反而名次比较低,这个主要缘由还是因为这份调查表是美国地区的,而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,当地的智能家居价格即使对当地人来说也是偏高的,所以我们是不是该感谢下小米呢。除了串流音乐外,使用蓝牙等方式接入其他设备播放音乐的应用排名也非常靠前,所以,我们心里也就清楚了,其实智能音箱在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在播放音乐的。而苹果的定位也非常清晰,首先,HomePod是一台音箱。
听歌/娱乐
在2017年6月的WWDC苹果开发者大会上,库克发布全新的Homepod时就提出了智能音箱,首先他得是一台音箱的观点,因为在这之前或之后的很多智能音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,而不是音质上,而Homepod则是前所未有的堆了7个中高音单元加一个低音单元。而在这之前,几乎所有的智能音箱所搭配的扬声器单元数量几乎都在1-2个中高音单元加一个低音单元,一部分可能会再额外增添被动膜增强低音表现,另一部分则是直接抛弃掉音质这部分,就装了一个小喇叭,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廉价版的语音助手。而除此以外,Homepod还使用了全新的调音技术,可以自己感知机身所在位置,然后将音频分成直射音频和反射音频。直射音频直接指向空间中央,而反射音频则向墙面推送,反射回房间中央,营造出立体环绕声的效果。
因为手上没有好的录音设备,所以无法将HomePod的音质呈现给大家,但是@善生的善生 大神做了非常棒的视频和录音,大家对HomePod音质有需要了解的可以前往观看他的评测报告:
心意合一:苹果HomePod消费者报告,打通小米全家桶指南大家好,我是善生今天我们来聊HomePod,也就是苹果前一段发布的智能音箱。首先对产品进行一个概括:保证出色音质的同时,与AppleMusic无缝对接,带来了良好的播放体验。配合HomeKit,打通了家庭智能体系的任督二脉。接入米家多种智能设备,可以打造一个高性价比且易用的智能平台。以下内容会包括操善生的善生|赞0评论155收藏951查看详情
我在这只谈一下我的感受,第一耳朵听到HomePod发出的声音的时候,可以说是非常惊艳的,但是细听之下,就会觉得其低频太抢耳朵,甚至会觉得低音部分是由一个单独的低音炮发出的,也就是低中音部分的衔接是有缺失的,中肯点评判的话,HomePod的音质大约是一个惠威M100有源音箱的水平,注意,这里说的是一个,因为虽然有着看似很黑科技的自动调音技术。但是你是仍然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立体声/环绕声效果的。至于如何获得立体声效果,那首先得等10月苹果AirPlay2.0的更新,以及购买两台HomePod来实现了,至于多花2000多来获取立体声效果值不值,这就要自己去判断了。当然,根据国外科技媒体的评测,HomePod的音质在智能音箱界是排的上前三的,位于其前的是Google Home MAX和Sonos。当然,要是和楼主家的ECHO比起来,HomePod是绝对占优不止一点点。特别体现在空间的填充感上,不过贵上将近2000的价格可能让人没那么容易下手。
当然,智能音箱光有音质是不够的,我们还要看其搭配的资源。作为苹果的HomePod自然而然的只支持自家的Apple Music。
虽然Apple Music号称上百万的乐库,但是其数量还是不能和Spotify相提并论,而无论是AMAZON ALEXA还是GOOGLE,都支持Spotify。这里要提醒的是,虽然Apple Music中国区的订阅费用非常的低廉,只要10元/月。但是Apple Music和Spotify一样,每个地区对应的曲库是不同的。所以HomePod目前在国内使用的话就比较尴尬,听中文歌曲,HomePod又不支持中文点播。听欧美音乐,曲库又可能不全,如果AirPlay的话,那我为啥不买个蓝牙音箱……,唯一庆幸的是,HomePod可以通过中文艺人的英文名来点歌(请原谅楼主糟糕的英语口语):
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zU5OTAzMzYyOA==.html
当然,通过智能音箱直接放歌是一种途经,但是我们也会时常用到串流功能,但是非常遗憾的,HomePod只支持AirPlay,而不支持蓝牙。当然,购买HomePod的家庭即使不是重度果粉也都会有诸如iphone ipad等设备,这并不是啥大问题,真正的大问题是下面的:
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zU5OTE3ODE3Mg==.html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当我把ipad的声音airplay到HomePod之后,声音和画面出现了不同步的现象,声音大约会有4-5秒间的延迟,如果单纯听歌的话体会不到,但是如果想把HomePod当做ipad或Mac的外接音箱看片用的话,那么麻烦就大了……,不过好在苹果发出公告,说是在推出AirPlay2.0之后也会一并将此问题修复。
搜索/问询
最简单的问询就是,今天的天气怎么样,或者《碟中谍6》什么时候上映。甚至你也可以问周杰伦的生日什么时候?但是比较遗憾的是,因为发售区域的关系,例如交通信息,影片上映信息等功能都无法在国内使用,不过偶尔查个天气气温还是可以的。并且,天气信息的定位是根据WIFI地理信息来的,而不像ECHO那样直接问天气的话,会报给你APP中设置的地址的天气信息。但是不如ECHO或其他智能音箱的是,HomePod并没有独立相关的APP可以让用户去查阅使用历史,特别是路线之类的询问,单靠语音很难让人记住详细信息,当然,话说回来,既然你要出门,不如直接问手机上的Siri比较直接。
闹钟/计时器/提醒
虽然这个功能听上去似乎可能不太会用,但实际上所有智能音箱的使用者都会说,定时器,闹钟太好用了。例如楼主经常在煮米粉的时候,朝着客厅喊一声,让音箱设定一个15分钟的定时器。提醒我今天下午去超市的时候记得买牛奶,提醒我过半个小时打个电话给XXX。一般来说这些提醒事项也会同步显示在手机上,习惯用手机日历/提醒事项的人来说这会很方便。
不过非常遗憾的,在楼主的体验过程中,Remind功能一直处于不能使用的状况。不知道同体验的其他值友有没有成功的。
智能家居
终于说到本文重点,也是楼主所擅长的区域,其实在HomePod发售之前,就已经有许多智能家居爱好者将家里的设备通过HomeBridge接入HomeKit使用,并且一直期盼着HomePod能早日上市,但是现在虽然HomePod上市了,但是暂时不支持中文语音又难免让大家有所失落,那么HomePod作为苹果自己的智能音箱,在智能家居这方面又具有哪些优势呢?第一点要说的就是HomeKit的稳定性。大家首先要知道的是HomeKit实际上是一个局域网应用,也就是你的设备和手机要处在同一个网络内,你才能通过手机来操控家电。但如果只能局域网控制的话,说实话是不是感觉还不如小米全家桶呢?所以苹果设置了3种设备可以作为家居中枢使用,分别是:
iPad
Apple TV 4代及以上
HomePod
你只要有三种设备中的某一种,就可以将其设置为家居中枢,然后将其放置在配置了HomeKit的局域网内,设备就会将HomeKit的设备状态通过iCloud同步到远程设备上,这样你就可以对家里的设备进行远程的查阅及控制。这样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,虽然国内apple TV的保有量不高,但是iPad多啊,你心想着只要把家里的iPad设置成家居中枢,然后揣着iPhone出门,遇到朋友装个X,对着手机说到Hey Siri,把家里的空调打开。结果会是怎么样呢?请看下图:
|
|